查看原文
其他

vivo放出了一只猛兽

二毛 广告文案
2024-08-28

这只「猛兽」,

有一个只要你会读,

就肯定能记住的名字——

iQOO



iQOO

生而强悍


暂且先不管 iQOO 这个名字的来历,以及它到底怎么读的问题。


后面有「广告文案」对 vivo 品牌负责人的专访,一会可以连着 10 个问题看个够。


如果你留意过最近的手机市场,会感觉到是有点点热闹的。


先是小米发布小米 9 并启用代言人王源;


然后是华为发布全球首款 5G 折叠屏手机;


再是 OPPO 在真实的 5G 网络环境下完成了它首个 5G 手机的微博视频直播;


再就是 3 月 1 日,vivo 子品牌 iQOO 在深圳召开发布会,正式推出旗下的首款产品。



从外界相关的声音来看,vivo 的这一举措,被不少人解读成「与小米开始短兵相接」。


因为从多个层面去比较,iQOO 和小米 9,都可以拿来进行对标。


  • 产品定价——iQOO 低配版 6GB+128GB 存储组合产品售价 2998 元,存储参数对等的小米 9 售价 2999 元;


  • 目标人群——都是和互联网一起成长起来的年轻人,尤其是极客群体、学生和工作 5 年左右的都市白领;

  • 销售渠道——电商;


而抛开这些市场竞争层面的因素,如果我们把 iQOO 放在一个新品牌如何打造的维度上去看,它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新品牌建设观察样本。



你会发现,在 3 月 1 日的发布会上,无论是现场的氛围布置,还是 iQOO 为上市所准备的传播物料,又或是 iQOO 产品本身的性能,它们所共同塑造出来的 iQOO 品牌人格,都指向了一个词——「猛兽」


首先,发布会的主题,「生而强悍」这 4 个字,听起来就很生猛。


其次,iQOO 在概念片里推出了品牌洞察——Monster Inside ,翻译过来大概就是「心有猛虎」的意思。



再者,参与到这次 iQOO 品牌传播中的艺术家团队和设计出的作品视觉效果,同样强悍。


这其中,就包括中国的「动态设计大神」SOMEI 烧麦、多伦多字体动态大师 Nicolas Girard、日本知名动画导演平岡政展、韩国新生代 3D 艺术家 Haran Jung、以色列新锐设计动态公司 Yambo studio 等 10 位艺术家。


而针对 iQOO 这个「猛兽」的缘起、vivo 在这个品牌上投射的情感和寄托、还有在这次整体传播过程中所制定的一系列传播策略、乃至未来对于这个品牌的设想......


「广告文案」向 vivo 方面抛去了 10 个问题。


交流下来,我自己的一个主要感受是,在执行力和审美层面上,我们的本土手机品牌,在挺过一波波市场的洗礼后,已经越来越成熟和有自己的见地了。


相信 vivo 对这 10 个问题的解答,也能给到一些启示,让你在构建一个新品牌时,更加聚焦。


注:以下采访因为涉及到品牌及产品部分,由 vivo 公关共同接受采访整理回复而成。





 01 

关于 iQOO 这个品牌名的来历能否聊聊?从直观的读法上来说,我觉得它还是有传播障碍的。


vivo


iQOO 的谐音是「爱酷」(ai1 ku4),它其实有点像我们的 hidden track,vivo早在 2010 年就已经注册了这个子品牌。


某种程度上,iQOO 在 vivo 的内部但是时间要比华为的荣耀、小米的红米,以及 OPPO 的 Realme 和一加早了很多。 


iQOO 字面上就是 I Quest On and On 首字母的缩写,代表着「追求不止、进击不止」的品牌内涵。网友们开始不会念,问怎么念,我们觉得这种网上的互动、好奇和讨论其实是件好事。


而得到这些反馈后,我们马上做了很多加强认知的传播,比如以说唱为创意的小视频来介绍品牌读音等。


iQOO读音视频


这就像认识一个人一样,刚出来介绍,大家很陌生,但是见第一面、第二面、见很多面的时候大家就知道了。


iQOO 初来乍到,希望能好好介绍自己。



 02 

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上推出这个子品牌?市场形势的支撑点在你们看来是什么?


vivo


就像前面说的,iQOO 商标其实很早就注册了,关于它的讨论也很早启动,隐约的想法是要走一个更年轻、更国际化的品牌路线,但是在研发上还有对于消费群体的理解上,方方面面的准备还不够。


到今天,随着新的互联网人群的规模越来越大,大家对他们的理解越来越深,认知逐渐建立起来了。


再加上 vivo 的发展也到了一个足够的高度,能让我们再孕育或者再推出来 iQOO 这样一个品牌,所以 iQOO 顺理成章的就出来了。 


iQOO 的人群,是以年轻和国际化为标准,目的是满足 vivo 品牌没能满足的那个群体,而且这个品牌不会脱离 vivo 。


它在研发、渠道、营销资源和企业文化上是与 vivo 共享的。



 03 

看媒体报道「iQOO 品牌副总裁冯宇飞表示 iQOO 面向的是追求极致的互联网人群」,这里「追求极致的互联网人群」可否再描述得更具体点?比如人物画像、兴趣、消费特征之类的?


vivo


iQOO 主打的群体是,是一群年轻、国际化、和互联网一起成长起来的年轻人,他们平常喜欢游戏、数码黑科技、汽车、电影和二次元。


消费时,会寻找自己认同的品牌,但又不喜欢被贴标签。


他们本身就和手机和互联网一起长大,会觉得手机是自己的武器,用来打游戏和社交,所以对功能和性能有很高的要求。


针对这些需求,iQOO 从产品上主打的,就是强劲性能+独特体验。



 04 

能不能说说这次发布会「生而强悍」的主题推导过程,还有在产品上呼应这个主题的地方在哪里?


vivo


说到极致性能,这款机器配了很多黑科技,比如高通骁骁龙 855 处理器、12GB+256GB 超大运存、4000 毫安大电池,以及 44W 超快闪充等。


此外,无论是游戏魔盒的一键变身,还是更沉浸的压感按键、4D 游戏震感和游戏立体音效,给予用户前所未有的超强电竞级体验。


同时,它还新增了 Type-C 接口、NFC 近场通信感应和 SuperHDR 拍照技术等,日常使用的极佳助手。外观上是比较成熟的单屏直板,整体低调、细节张扬。我想这些技术点的叠加,确实能算得上极致内核,生而强悍了。



 05 

本次传播的策略能否透露下?以及最开始想到要跟这些数字艺术家合作的机缘是什么?


vivo


在拆解了这款手机低调外观、强悍内核的产品特性后,除了「生而强悍」这一品牌主题,iQOO 品牌的互联网基因,推动我们尝试一些更酷的方式去和年轻人对话,因此推演出 iQOO 的品牌洞察——Monster Inside


外表看起来平凡普通,但一旦释放出内心的野兽,或许能带来爆发式的能量。


我们希望能用更多元化、更有冲击力的视角,体现出每个年轻人内心那只不一样的 Monster。


vivo 品牌创意总监郑丞志(MUTA)


我认为执行上有几个推演比较重要:


一个是提出策略命题——超能硬核。是能代表这群人和这个品牌的气质解读。


第二步是拆解创意形式——变身反差感。体现那种猛兽出笼的巨大反差和爆发力量。


第三就是多元化和一致性的平衡新品牌最怕调性不一致,但又要满足市场对全新视觉体验的渴望,而根据曝光量大小,设定不同的广告工具,依次尝试新技术和新方式,是我们在摸索中总结的一套让商业与艺术结合的方法,也与大家分享。 



除了满足硬核人群的素材设计外,为了让 Monster 不被定义,我很荣幸能够与新生代动态设计、创意人烧麦 Somei 来合作。他的风格是前卫多变类型,能很好融合动态设计和镜头感觉,也能在新锐设计感和商业气质上有很好的平衡。


我们和烧麦发起了在 iQOO标识基础上的联合再创作运动,吸引了9位国际顶尖的先锋设计师为iQOO赋予别样的生命力。


9大艺术家诠释iQOO


在具体合作上,我们没有规定太死,请艺术家能最大自由地呈现具有个人风格,又有反差感的理解。第二是鼓励 2D 和 3D 的结合,在视觉和质感上就直接呈现出一种反差感。


跟烧麦合作的概念视频,是第一波对品牌的诠释,发布会上还放出了产品广告和相关宣传物料,这些都组成了对这个品牌的不断诠释。



 06 

普罗大众往往需要给到直白的文字信息才能更好地看懂广告内容,这次 iQOO 这些艺术家的创作都是纯视觉展示,不会担心大家说看不懂吗?


vivo


不是特别担心。


概念视频希望对品牌精神做更丰满的阐释,预热阶段就发出了;产品发布会上,我们还配合产品介绍的需求,放出了平面广告和一系列素材,承载不同阶段的任务。 


在概念视频中,这次合作的十位艺术创作者/工作室当中,包括烧麦在内的不少设计师都来自亚洲,深受亚洲的二次元文化影响,很多创意灵感来自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动漫作品。


而 iQOO 所关注的这群年轻人也大部分好奇心很强,有不错的审美和对创造力的欣赏,所以对品牌个性和产品价值有很高的要求。


所以在同一个内核下,品牌被这些个性鲜明的艺术家全面解读,强大的视觉冲击力,体现出更鲜活、年轻而多元化的品牌形象,是我们希望展示的。




 07 

有没有可能把这些艺术家的创意,转换成一场线下的数字影像展?


vivo


这个暂时未定,一切皆有可能。


因为对于 iQOO 品牌而言,联合不同艺术家去展现品牌力,用年轻人更喜欢和更易接受的方式去沟通只是一个开始。


基于 iQOO 本身的品牌定位,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创意跨界,用互联网的优势放大这个年轻品牌的力量。


 

 08 

vivo、OPPO 都有个显著的传播特征,就是会请热门明星作为代言人,iQOO 今后会不会也会走这条路线?


vivo


因为 iQOO 的目标人群是偏互联网追求科技探索型的人,我们的沟通方式和营销逻辑,就希望是走互联网式打法,基于品牌和产品直接跟消费者沟通,也希望有更多互动,所以vivo的营销方式会用的很少。


这次iQOO和第一代产品传播中,我们没用到代言人,未来可能也不会用代言人。

 

 

 09 

如果只能用 1-3 个关键词描述 iQOO 的气质,你们会选择什么?


vivo


强悍。强悍指的是「生而强悍」,也是 iQOO 的品牌主张。这种强悍,代表着 「极致性能」与「独特体验的完美结合,能为年轻消费者们带来更多惊喜。 


反差。这是 iQOO 体现在第一代产品上的气质,正如这次创作的主题「Monster Inside,虽然外表低调内敛,但如果深入了解,就会发现这款手机具有的强劲性能和极致的体验。


此外,我们希望对外展现的还有 iQOO 所具有的「进取能量,这是一个十分具有生命力的品牌。


正如品牌名称的意义「I Quest On and On——追求不止,进击不止,永远探索下一个高峰。


 

 10 

从你们的角度看,未来会从哪些维度,去建立 iQOO 区隔 vivo,甚至之于市场上其他竞品的品牌形象?


vivo


vivo 过去对线上这群偏互联网的科技人群,覆盖的不是那么全面,对于这群人更极致的沟通,更好地提供个性化的产品,还是要靠 iQOO 来解决。 


而 iQOO 和其他品牌的不同之处,就是我们回归到满足消费者这个核心目的。它不应该纯粹地用渠道或者价位段来区隔,这种区隔还是没有回归到以消费者为导向。


有这样一群我们最在意的人,他们希望我们提供最好的产品,至于用什么方式提供反而不那么重要。 


虽然,基于我们目标用户的购机习惯和了解反馈产品信息的渠道, iQOO 会加强互联网能力,但我们并非是大家传统理解下的互联网品牌。


互联网是个好的渠道,我们可以经由互联网和消费者更直接的取得联系,并且通过互联网可以让消费者快速反馈甚至参与我们的产品定义,我们也希望通过 iQOO 给于互联网年轻人群更强悍、更让他们喜闻乐见的用户体验。


 


你可以不点星标收藏这个公众号

但你可以点本文左上角「广告文案」进入历史消息

在最上方搜索框里输入任何关键词

查找你想要的品牌案例

毕竟,这个号6年了



没去奥美中国面过壁

没上李奥贝纳摘过星

没到环时互动抢过包

没跟一线大咖吹过水

……

没什么能拿出来说的

只是暂时还喜欢广告而已

所以一句话也不想打动你

微信ID:adwriter

微博:@广告文案-  

知乎ID:二毛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广告文案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